巴黎外方傳教會是起源於法國的男性使徒生活團,1659年成立於巴黎,1664年得到教宗的批准,總部設在巴黎。它是教會最早全力從事海外傳教的修會團體。

巴黎外方傳教會主要在亞洲從事傳教工作,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國、韓國、日本、台灣、香港等地。

歷史上,中國的西南地區、兩廣和東北,乃至西藏的邊緣地帶,都是巴黎外方傳教會重要的傳教區。巴黎外方傳教會於1680年到達中國福建省,禁教時期在四川省堅持秘密傳教,此後在中國陸續開闢的教區有:成都教區、瀋陽教區(1840年)、康定教區(1846年)、重慶教區(1856年)、廣州教區(1858年)、寧遠教區(西昌)、敘府教區(宜賓)、貴陽教區、昆明教區、南寧教區(1875年)、吉林教區(1898年)、汕頭教區(1914年)、北海教區(1920年)、安龍教區等14個。

在中國殉道而死的傳教士有徐德新主教(Gabriele Taurin Dufresse)、馬賴神父(Augusto Chapdelaine)、文乃爾神父(Giovanni Pietro Neel)等多人。

巴黎外方傳教會是由兩位安南(今越南)法國籍的主教方主教(Fr. Pallu)和朗伯爾主教(Lambert de la Motte)於1660年創立的。當時方主教是東京(安南北部)的主教,而朗伯爾主教是交趾支那(安南南部)的主教。他們都與中國有著非常深的關係,當時還分別署理過中國西部與南部的教務。中國第一位國籍主教羅文藻,即是方主教力薦的人選。郎主教從未到過中國,方主教於1680年受命為全中國的署理主教。方主教於1684年元月14日經由臺灣抵達福建廈門,不幸數月後過世。
  為達到赴外方傳教的目的,方主教與郎主教於1660年在巴黎創立修道院,專門培養前往中國、安南等地傳教的會士。1663年修道院遷至巴黎巴克路迄今。1664年8月10日梵諦岡教廷批准了這個新的修會,也為天主教修會的歷史增添新頁。此後,這類全力推動外方傳教的修會陸續創設,如義大利的米蘭外方傳教會、瑞士的白冷外方傳教會等等。中國大陸淪陷前,巴黎外方傳教會在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廣東、廣西以及東北等地,共300位會士,服務16個教區。
  中共建國後,大陸巴黎外方傳教會士陸續被遣送出國,輾轉來到臺灣。1952年8月7日,教廷成立花蓮教區,托給巴黎外方傳教會負責,並由曾在東北傳教的費聲遠主教(Andre-Jean Verineux, 1897-1983)擔任署理主教。近半個世紀以來,有42位巴黎外方傳教會的會士被派遣到花蓮地區傳教、服務,深入原住民地區,不但是照顧其生活,也學習並保存了花蓮地區原住民豐富多樣的語言、文化與風俗,和臺東的白冷外方傳教會,共同護守了東部地區原住民各族的屬靈世界,貢獻非凡。

巴黎外方傳教會350年來,一直都與中國有著不可分割的情感。「當年教宗給了我們一個指引:要將信仰帶給人,而不是我們的文化;不單要保護當地文化,更要我們適應和學習。」巴黎外方傳教會香港區會長龐樂培神父(Rev. Bruno Lepeu)訴說著1659年教宗的一個指示,如何開始了巴黎外方傳教會350年向亞洲傳教的方向。

利用本地語言傳教

「最初往中國的傳教士,並非只有主教、神父,還有醫生。後來,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利用本地語言去傳教。」龐神父強調要把信仰帶到中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天主的話語,翻譯成當地人熟悉的語言。

當時,西安方濟各會的主教努力地把中文翻譯成拉丁文,並編成一個很有用的辭典。巴黎外方傳教會的神父將辭典重複抄寫,並視之為很重要的工具。到拿破崙一世時,法國國王要求駐北京大使印刷出來,終於在1813年,這本辭典的印刷本才正式面世。一生致力把新約聖經翻譯成中文的白日昇神父,也有善用這辭典的手抄本。可惜到他1707年逝世時,尚欠一小部分才完成。

促進文化交流

龐神父指出,白神父這份精神打動了其他在亞洲區工作的神父,使他們懷著同樣的精神,去研究當地的各種事情,並把研究的資料寄回法國的檔案館。十九世紀末,檔案長印刷了一本書紀錄這些資料,包括中國的地理環境、煤礦和民族等資料。這本書更包括廣東、湖南、福建、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藏和東北的資料。「這些地方除了傳教士之外,沒有人去過,所以神父們搜集的資料是第一手。」龐神父指出這些資料幫助傳教士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同時幫助法國人研究這些地區。

(本文取材於維基百科、失落的中國教堂系列)

 

愛心碼

社福園地 社福園地

 
 
 
Joomla3 Appliance - Powered by TurnKey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