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聖伯鐸‧賈宜修 ( St. Peter Canisius - 1521-1597)

慶日:12月21日

為我們現代人而言,聖人那種充滿活力的生命特性,必能掃除我們心靈中的駑鈍和因循苟且的陰霾;他這76年來的生命,雖是亦步亦趨,但即便是在今日詭侷多變的現代裡,他一樣能稱得上是英勇與傑出的了。伯鐸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滿被著天主所賞賜的恩寵;他為了主的工作,努力地開展自己的天賦,是聖經學者中最完美的典範之一。

1521年的5月8日,聖人於荷蘭誕生。他因為參與了真福伯鐸‧法伯(B. Peter Faber)所帶領的退省,最後也成了耶穌會的會士。在他矢發隆重聖願的那日,吾主耶穌向其彰顯祂的聖心。從那時起,聖人就總是將其工作都奉獻給耶穌聖心了。

聖人身處於中世紀宗教改革的狂潮之中,是德國天主教對抗新教(Reformation,或稱改革宗、抗議宗)最重要的人士之一;正因為伯鐸常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因此他常被稱為「德國的第二位宗徒」。

儘管聖人曾自承年輕時過於閒散,但也不可能閑賦過久,因為他19歲時,便已在科隆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稍後更與聖依納爵的第一位門徒伯鐸‧法伯相遇;法伯影響聖人甚深,以至於聖人後來也加入了這才剛成立的耶穌會。

聖人年幼之時,即已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即學習、反省、祈禱與寫作,這成了他一貫的學習程序,而且終其一生皆保持如此。1546年晉鐸之後,因為修訂St. Cyril of Alexandria與St. Leo the Great的著作而聲名大噪;除此之外,聖人也非常熱中於使徒工作,在病房與監牢裡,都常能看到聖人的身影,即便其他指派的工作已耗盡他的心力,他仍不忘探視病人與囚犯。

1547年,聖人參與了特利騰大公會議(Council of Trent)的幾次議程,並且向大會說明聖體聖事的重要性;之後,他也被指定執行該公議會所頒訂的法令。有一段時期,他受命任教於耶穌會在Messina的大學;但稍後,他便被委任對德國進行福傳使命,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便就此開始。

到德國後,他陸續在多所大學裡任教,並且協助創辦許多大學與神學院;他還以普羅大眾能與理解的方式,撰寫了一套解釋天主教信仰的要理教材,後來還被譯成多國語言發行。這為教義混亂的當代而言,實有迫切之需。

聖人在宣講上頗負盛名,因著他那卓越的講道天賦,聖堂裡擠滿的往往是渴望聆聽他宣講的人潮;此外,他還有過人的外交天份,常是二個爭論團體中的協調者。至於他的書信(計有八卷),則常是情意真摯、充滿聖善的靈感,讀者常能在他的字句中找到智慧,各階層的人士也定能在當中找到安慰。另外,針對教會領導階層的腐敗,他也曾史無前例地予以批判,但也總是在愛、同理與關切的前提下,提出他的看法。

就在伯鐸70歲的時候,他因病癱瘓了。然而,直到1597年的12月21日,病逝於瑞士的富里堡為止,他一直是在秘書的協助下,繼續宣講與寫作的。1925年,教宗碧岳十一世將其冊封為聖人,並宣佈他為教會的聖師。

是祢命我從祢敞開的心中泉源暢飲,我好像親眼看到祢至聖之體的聖心;我的救主,祢曾邀請我從祢的泉源汲取救援之水。那時,我切願那信、望、愛的激流,從祢那裡流注到我的心中;那時,我渴望貧窮、貞潔、服從。我求祢把我整個的洗滌,給我穿上新衣,並裝飾我。在我膽敢接近祢及溫柔的聖心,並切望在祢聖心中滿足我的口渴之後,祢便許諾,要賞我一件用三部份織成的衣服,用以遮掩我赤裸的靈魂,也完全適於我發的聖願。這三部份就是:平安、愛情與恆心。我穿上了這救恩的衣服後,便有了依恃:深信我將一無所缺,而一切都將為了光耀祢而順利成功。

 

 

-節錄自《每日誦禱》12月21日誦讀 - 選讀聖伯鐸‧賈宜修的著作

 
 
 
Joomla3 Appliance - Powered by TurnKey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