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祈禱日與四季齋期(一)

「特別祈禱日」與「四季齋期」這兩個名稱在新訂彌撒經書中已消失,但梵二後,教宗保祿六世於一九六九所公佈的「禮儀年度與日曆的一般準則」中,仍有三條有關「大祈禱與四季齋期」實施的原則:

  ──在大祈禱日與四季齋期,教會公開地感謝上主,並為了人類的需要,特別為了田地的出產和人的勞作,向祂祈禱。(45.)

  ──主教團應決定如何使此祈禱日,與齋期之遵守的時間與方式,適應於不同地區及人民的各種需要。

    主管當局對此種日期舉行的範圍──一天或數天、一年內重複幾次,應依照地方的需要,制訂一些準則。(46.)

──為每個祈禱日及四季齋期舉行的彌撒,應取自「任選彌撒」(Votive Masses)。此彌撒亦可就祈求的目的做進一步的適應。(47.)

  由上所述,可知教會並沒有取消特別祈禱與四季齋期的習慣,只是時間與方式,就各地方的實際需要予以適應,使其本地化、現代化。這是每個地區的主教團應該做的。

     甲、簡史與意義

       1 特別祈禱日

  在舊彌撒經書中有四月二十五日的「大祈禱」,及耶穌升天節前的三天祈禱,又稱「小祈禱」。

  四月二十五日,原為古代羅馬外教人的一個節日,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遊行、向禾菌神(Robigus)獻祭,以求免除莊稼的災害,獲得豐收。教會為了使此節日基督化,以祈禱遊行取代了外教人的抬偶像巡行。教友遊行時誦唱諸聖禱文,呼求天主及諸聖的代禱,求天主降福出產、恩賜豐收。從前在羅馬這種大遊行,通常由一教堂開始,經過一定的路線,最後到聖伯鐸大殿,以獻祭做為結束。以後教會把四月二十五日這一天,又定為聖史馬爾谷的慶節,但大祈禱與此慶節並無特殊關係。在禮儀改革以前,聖教禮典中雖然仍有遊行的禮規與儀式,但一般堂區團體,很少舉行盛大的祈禱遊行,至少在多數傳教區是如此,只是在彌撒以前誦唸諸聖禱文。由於這種大祈禱,純粹源自羅馬教會本地的習慣,梵二的禮儀改革,取消了這種方式的大祈禱,但希望各地方教會能依照當地的需要,制定其他的大祈禱方式。

  耶穌升天節以前的三天祈禱:這祈禱日原是在第五世紀時,由法國維岩教區主教聖瑪麥督所發起的,因為當時在該地區經常遭遇地震、荒年、戰爭等災禍。主教定了這三天祈禱、守齋、做補贖的日子,求天主施恩保護。後來這種習慣逐漸傳到歐洲其他國家,第八世紀時傳到羅馬,又從羅馬傳到整個教會。古代這三天的時期,教會均鼓勵人多做祈禱、守齋和行善工(施捨),並舉行祈禱遊行,後來在遊行結束時也舉行特別祈禱彌撒。

  梵二大公會議以前,已經有學者在研究,如何將這原本始自地方性的祈禱日,針對現代各地不同的需要予以適應,首先是日期的遷移,其次是遊行儀式的充實。梵二大公會議後,教會將這種適應的工作,留給各國主教團去進行。

 

以上文章摘自趙一舟神父所著《我們的慶節》,見證月刊,1992再版

 

 
Joomla3 Appliance - Powered by TurnKey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