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秋鳳 圖:宜蘭聖若瑟堂朝聖團

(接上集)

聖誕大殿與哭牆

聖誕大殿是全世界人爭相目睹救世主降生的地方,相傳第四世紀海倫皇后在此找到耶穌誕生的地點,建立了聖誕大殿,後因遭外族騎馬入侵,為避免重蹈覆轍,便將大殿門改為120公分,進入時必須彎腰,因此稱「謙遜之門」。聖誕大殿內有許多馬賽克壁畫遺跡,因繪有阿拉伯人的服飾裝扮,而逃過被破壞的命運。要到耶穌誕生之處必須走下一個黑黑的通道,由於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爭相進去,互相推擠,我們提高警覺護著不被強行插隊,緊張的氣氛隨時都在加溫。事後我不免思考:「耶穌誕生是為世界和平,我們卻為爭看祂降生之地而爭吵,這是祂樂見的嗎?」

 

聖殿山和哭牆是另一處大家爭相拜訪的地方。耶穌時代的聖殿,早於西元70年被羅馬人移為平地,取代的是光亮奪目的金頂清真寺,以民沒有聖殿,只能在最近的西牆哀哭祈禱。他們謹守梅瑟的吩咐:「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上主。你當全心、全靈、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並將這些話灌輸給你的子女。不論你住在家裡,或在路上行走,或臥或立,常應講論這些話;又該繫在你的手上,當作標記;懸在額上,當作徽號;刻在你住宅的門框上和門扇上」。」(申命記6:4-9)在安息日,眾多的猶太人穿戴傳統的服飾來到哭牆邊,或載歌載舞,或不斷點頭祈禱,他們頭戴護經匣,手纏黑帶,衣服有拉長的繸子,在家中甚至經營的飯店,門上都掛著經匣,梅瑟的叮嚀在猶太民族中代代相傳下去,令我佩服不已。(本文與天主教周報540期同步刊登)

 

跟隨耶穌死亡與復活

最後四天我們跟隨耶穌步入祂的苦難。在貝特法革,默想群眾期待耶穌成為君王而簇擁著祂。沿著橄欖山通往耶路撒冷的路,步行只要三、四十分鐘,卻是耶穌預備自己死亡的痛苦路程。在耶穌哭耶京堂,想像耶穌眺望巍峨的聖殿,因預見它被毁滅而傷心落淚;在最後晚餐廳,耶穌為門徒洗腳並愷切叮嚀他們,石柱上的鵜鶘雕像,正是耶穌流盡寶血救世的寫照。據黃神父說,最後晚餐真正的坐席位置是:耶穌坐在右邊第二位的主位上,祂的右邊是服侍祂的若望,祂安排猶達斯坐在主位左邊第二重要的位置,是要讓猶達斯知道祂有多麼愛他。雖然耶穌早就知道猶達斯要出賣祂,祂還是那麼珍視他,祂的愛是無怨無悔無條件的啊!

 

吃過逾越節晚餐,耶穌來到革責瑪尼園祈禱,有8棵橄欖樹至今存活,我默想耶穌汗如血下的痛苦祈禱:「父啊!你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罷!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你的意願成就罷!」(路加福音22:42)是祂的願意拯救了千萬代的人,是祂的願意讓我們得享永生,而這願意是多麼的難啊!我能否如祂萬分之一的願意,放下自己的好惡,承行天主的旨意?

 

耶穌被捕後被送到大司祭蓋法的家,那裡有個水牢,據說當晚耶穌被綁墜入水牢度過一夜。在那裡也是伯多祿三次不認主的地方,我想雞鳴時,耶穌是以怎樣深情的眼眸望向伯多祿?伯多祿是如何的萬分慚愧自責?在雞鳴堂一側,有一條耶穌常走的路,我獨自靜坐石階上,懷想與主耶穌的邂逅。

 

耶穌被捕第二天接受審判,我們在審判堂舉行彌撒,然後背著十字架拜苦路,往加爾瓦略山上走。加爾瓦略山是一個傾斜往上的斜坡,這條曾經是耶穌遍體鱗傷背負十字架走過的路,現因商家林立,已看不出原貌,很難想像耶穌受難時的狀況。但來到耶穌遇聖母之處時,作為母親的我,想到聖母媽媽面對血肉模糊的愛子一步步走向死亡,一股酸楚湧上心頭,我想,聖母媽媽怎能堅定的面對這一切?

 

在聖墓大殿黑黑暗暗的,各國的朝聖者、觀光客塞得滿滿的,大家爭著看立耶穌十字架的洞和耶穌的墓穴,而聖墓大殿的管轄權卻分屬六個教派,在其中,總讓人感到紛亂與緊張。我們看過耶穌被縛受鞭打的大石塊,默想耶穌被抽打的刺痛;在海倫皇后發現十字架小堂,驚嘆海倫皇后將病人放在耶穌十字架上,使重病者立刻痊癒的奇蹟;在卸下耶穌塗抺香料之處親吻抺香石,猶如親吻耶穌冰冷的身體。在聖墓大殿裡,耶穌的苦難全凝聚在這黑暗沈重的殿裡,然而猶如耶穌在十字架上傾流的寶血,滲透而下流入亞當的墓中,祂的寶血洗淨了亞當和我們的罪,聖殿的黑暗沈重也帶領我們經歷死亡,走向復活。

 

朝聖之旅最後一台彌撒,我們緊挨著在耶穌十字架立孔旁的痛苦聖母小堂舉行,在窄窄的小堂裡,回想這一趟朝聖之旅,原本期待的是一趟寧靜、祥和的靈性之旅,為何卻是一趟混亂匆忙的旅程?我望向痛苦哀傷的聖母媽媽,心想站在十字架下的她,怎能忍受愛子無罪被釘而能堅定的面對呢?「因為她心中有天主。」我心中升起這個念頭,於是我想,面對眼前的混亂和生活的紛擾,如果我能像聖母媽媽一樣,隨時緊抓著耶穌,我就不會動搖。

 

走過聖地,走向福傳之路

走過耶穌出生的白冷,走過耶穌宣講的葛法翁,走過耶穌慷慨赴死的橄欖山,走過耶穌死亡與復活的聖墓。回顧以約朝聖之旅,我一路尋覓耶穌的身影,在緊湊的行程中映證聖經的話語,默想內在的耶穌,主耶穌的身影已更紮實的駐在我心裡。我也體驗以色列這個表面上多災多難的國家,就像他們多石的土地一樣堅硬,那多災難的歷史,實際上是砥礪心性的祝福,造就了他們堅忍的個性與豐厚的智慧。於是我領悟到天主不是「給糖」的神,祂是降生成人,與我們同甘共苦,陪伴我們走過生活的高山低谷,引導我們走向成聖之地的真天主;生活中的混亂紛擾,是祂送給我們最美的祝福,在痛苦之後,祂已為我們預備了永生的道路。

 

登機回台前的最後一站是約培,這裡是伯多祿向外邦人傳福音的起始之地,聖神對伯多祿說:「起來,下去,同他們一起去罷!」(宗徒大事錄10:20)回到台灣,我也要更積極的展開傳福音的行動,起身,下去,和那些還不認識福音的人在一起,讓他們在我身上看見耶穌的身影。

 

 

(本文同步刊登於天主教周報)

 

Joomla3 Appliance - Powered by TurnKey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