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於9月4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被冊封為聖人。在封聖大典上,一小塊沾有新聖女鮮血的衣角裝在聖髑匣內供信友們瞻仰。這尊聖髑匣的設計傳達出德肋撒修女一生愛主愛人的芳表。

德肋撒修女是天主慈愛與溫柔的謙卑使者。她回應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的那聲:「我渴」(若十九28),照顧臨於弱小受苦者身上的主耶穌。德肋撒修女在漫長的愛德事工中始終堅信,受苦者必能從她慈祥和藹的眼神中感受到耶穌的溫柔慈愛。德肋撒修女隨時謹記耶穌教訓的話:「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廿五40)

為此,德肋撒修女封聖大典所使用的聖髑匣是用香柏木製成的十字架,正面以左藍右白的柔軟線條圍成愛心的形狀。右方的白色線條印著「我渴」這句話的燙金字,以德肋撒修女的親筆字跡複製而成。聖髑匣的底座則是一片粗糙的鐵板。

十字架的形狀代表耶穌基督正是在十字架上呼喊:「我渴」。每一個病患和遭遺棄的人彷彿都在不停重複耶穌的這呼喊,因為他們同屬於耶穌的肢體,正如《格林多前書》所記載的:「若是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都一同受苦;若是一個肢體蒙受尊榮,所有的肢體都一同歡樂。」(十二26)

這尊聖髑匣以黎巴嫩的香柏木為材質。木材的選擇意義深遠,因為黎巴嫩的香柏樹象徵了尊貴、宏偉、崇高和壯麗。正因如此,厄則克耳先知藉此比喻默西亞和默西亞追隨者的使命(參閱:則十七22-24)。

聖髑匣正面左藍右白的線條象徵了德肋撒修女身穿的會服。藍色線條分岔出三小條,也就是仁愛傳教女修會會服上的三條藍線。藍線的彎曲展現出德肋撒修女總是俯身祈禱、默想、服務,時時刻刻仰賴天主的仁慈。白色線條上的「我渴」這句話是2千年前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臨別贈言,也是1946年9月10日德肋撒修女所領受的「第二次召叫」。耶穌的這聲呼喚徹底改變了新聖女的一生,激勵她竭力「滿足十字架上的耶穌對愛與靈魂的渴望」。

以燙金技術印上「我渴」二字具備雙重意義:這句話不僅是德肋撒修女的座右銘,敦促她服務窮人中最貧窮的人,不求回報;更重要的是,這句話是天主聖言。

藍色與白色不僅是德肋撒修女會服的顏色,也是聖母瑪利亞的代表色,表達出德肋撒修女孝愛童貞聖母瑪利亞的心。德肋撒修女將童貞聖母瑪利亞尊為仁愛傳教女修會的主保。她總是提醒同會修女,聖母瑪利亞是第一位仁愛的傳教士,務必效法聖母的榜樣。德肋撒修女還透露,她服務窮人的秘訣就在於對耶穌的愛,她時常祈求聖母瑪利亞幫助自己保持這熾熱的愛火。

這尊聖髑匣底座的鐵板象徵了德肋撒修女鍾愛的窮人。這片鐵板極為粗糙,呈現社會眼中的窮人形象,但他們卻是德肋撒修女的心頭肉,是耶穌基督的肢體。對德肋撒修女而言,服務窮人是一條珍貴道路,能通往與耶穌基督的圓滿共融。

( 資料來源 )

 

Joomla3 Appliance - Powered by TurnKey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