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的慶節曆(二):逾越節與無酵餅節


逾越節與無酵節有不同的源始,但是後來合為一個。逾越節始自古代遊牧民族的習慣;他們祭獻公羔羊,將羊血灑在帳棚的木樁上,以驅逐惡神;並將羊肉放在火上烤熟後取食。無酵餅節則源自務農的部落,他們將初熟的麥穗奉獻給神明,然後七天的期間只吃無酵餅,直到由新麥製成的麵粉中得到「新酵母」為止。

  最初這兩個慶節各不相干。聖經中最古老的章節顯示此兩慶節和平共存。逾越節在「尼散」月第十四日慶祝,而無酵餅節於次日開始。在以色列出埃及的敍述中,此兩節日的儀式合而為一,並解釋為他們由埃及之奴役中被解救的記號(參閱出12:1-28)。因而兩個節日成為一個紀念性的節日,紀念天主將他們從埃及解救出來這項歷史事件:「你應在這一月舉行此禮:七天之內應吃無酵餅,第七天是敬禮上主的節日……在那一天要告訴你們的兒子說:是因為上主在我出埃及時,為我所行的事。應把這事做你手上的記號,做你額上的紀念,好使上主的法律常在你口中,因為上主用強有力的手臂領你出了埃及。所以你應年年按照定期遵守這規定。」(出13:5-10)

慶祝儀式

  逾越節的慶祝儀式自從以色列出離埃及後,也經過演變的過程。主要儀式只是祭殺羔羊,把羊血灑在門框上,以及吃無酵餅。以後逾越羔羊祭餐變為較重要的儀式。在流亡期以後,逾越祭餐取得了比較決定性的儀式,按照第二世紀記載的當代一些口傳,這逾越祭餐的程序如下:

  在祭餐的開始,第一支杯盛滿酒與水,用餐者中身分最高的一位對酒杯唸兩

  端祝福經文……然後飲第一杯酒。

  接著將無酵餅及綠草(菜)放在桌子上,身分最高者洗手後,唸一端感謝禱詞,品嘗此食物,然後分給大家吃。此時,把烤熟的逾越節羔羊放在桌子上。準備第二杯酒;解釋此祭餐的意義、和各項禮節的象徵,這種解釋是透過出離埃及史實的敍述;之後唱「阿肋路亞」聖詠第一部分(聖詠113及聖詠114:1-8)。然後飲第二杯酒。接下去,第二次洗手,並唸一端讚主經文以後,大家吃逾越節羔羊,同時也吃苦菜及無酵餅,是蘸著一種菓醬吃。……隨著準備第三杯酒,這一杯稱為「祝福之杯」(格前10:6),因為飲此杯時要唸一端為此餐謝恩的禱詞。飲第四杯酒時則唱「阿肋路亞」聖詠第二部分(聖詠115-118),在此聖詠中表達對默西亞的渴望。

意 義

     (一)追念過去被拯救的史實

  以色列人每年舉行逾越節的儀式,第一層意義是要人民追憶天主如何把他們的祖先從埃及的奴役下解救出來:「你們到了上主許給你們的地方,應守這禮。將來你們的子孫若問你們這禮有什麼意思,你們應回答說:這是獻於上主的逾越節祭:當上主擊殺埃及人的時候,越過了在埃及的以色列子民的房屋,救了我們各家。(出12:25-27)這是最初建立逾越節的命令與目的。以後在申命紀中,將此儀式重加確定,並指出它的意義:「你應遵守『阿彼布』月,為上主你的天主舉行逾越節,因為在『阿彼布』月的一個月裡,上主你的天主領你出了埃及。你當……給上主你的天主祭殺牛羊,作為逾越節犧牲。吃這祭肉時,……當吃無酵餅,即困苦餅,因為你曾倉猝地走出了埃及。」(申16:1-3)

     (二)體驗天主拯救世人的行動

  逾越節在猶太人看來,不只是對一項歷史事件一種純粹的紀念性儀式,而更是對這歷史事件的一種現實化、個人化:他們透過象徵性的禮節體驗到他們自己也有分於天主救贖的行動,他們自己也被列於被拯救的人群中,因此他們對天主應該具有祖先們出離埃及時的那種心態。直到現代,猶太人的禮書中仍表達出這種思想:「祂所拯救的不只是我們的祖先,在拯救他們時,祂連我們一起拯救,因為那起而攻擊我們、消滅我們的不是一個敵人。那位聖者──願祂受讚美──從他們手中把我們救出。」(哈加達「Haggadah」猶太人逾越節禮書)所以當一位虔誠的猶太人,好似一位遊牧人站著吃逾越節羔羊時,他所做的不僅是追憶禮節所象徵的過去的一段歷史。他希望與先祖們具有同樣的心態,加入他們被解救的行列,分享他們內心的生活。

 

以上文章摘自趙一舟神父所著《我們的慶節》,見證月刊,1992再版

Joomla3 Appliance - Powered by TurnKey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