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的禮儀特點(一)

主日以外的其他六天稱為平日。基督徒隨從猶太人的習慣,將此六天以普通數目字稱之。主日為一週的第一天,其餘的日子則稱週二、週三……等。拉丁文稱:Feria Ⅱ,Ⅲ,Ⅳ,Ⅴ,Ⅵ,,但週七,拉丁文仍稱為安息日(Sabbatum)。中文把Feria Ⅱ……等譯為瞻禮二、三、四、五、六、七,因Feria有假日、慶日等意義。但當時羅馬帝國許多地區也採用了七天一週的習慣,只是將每天置於一星神(當代的人視星辰如神)的保護之下,因此第一天(主日)稱日曜日(英文為Sunday:太陽的日子,拉丁文的dies Solis),中文只譯為星期日。星期一稱為月曜日(英文為 Monday:月亮的日子 moon’s day 的縮寫,拉丁文為 dies Lunae)。星期二為火曜日(英文為 Tuesday:火星──戰神的日子 Tiwes day,即拉丁文的 Martis dies)。星期三為水曜日(英文為 Wednesday:水星的日子 Wodnes day,拉丁文的 dies Mercurii)。星期四為木曜日(英文 Thursday:木星或稱雷神的日子:Thunres day 拉丁文的 Jovis dies)。星期五為金曜日(英文為Friday:金星或愛神的日子:Frige day,拉丁文Veneris dies)。星期六為土曜日(英文為 Saturday:土星或鬼神的日子:Saturn day,拉丁文的dies Saturni)。許多歐洲語言中,一週七日的名稱均源自星辰的名稱。中文只是簡單地譯為星期日、星期一、二……。未把星辰的名字譯出。實際上這些名稱對一般人並無多大意義。基督徒在古代採用這些名稱也並非心甘情願。第五、第六世紀的教父們曾努力以基督徒的稱呼來取代這些外教的名稱,但並未成功。「瞻禮 Feria」一詞,只有在教會禮儀中繼續使用。

一些平日習慣的演變

  教會初期由於特別強調主日為主復活的日子,是主救贖工程的最高峰與完成的大日子,因此開始時將其他的日子予以忽略,但也有一些日子例外。

     甲、星期三、五及星期六

       1 守大齋

  很早以前,星期三、五這兩天,就被視為特別的日子。自從第一世紀末期,十二宗徒訓誨錄就指出,教友們應在星期三與星期五守大齋,不要像猶太人在星期一與星期四守大齋(猶太人習慣:參閱路18:12;瑪6:16)。在第二世紀時,何而馬的「牧者」書中,以及亞力山大的克來孟、戴爾杜良的書中,均稱這些日子為「Stations」,即守齋與祈禱的日子,大約同時亦有聚會。古代教會普遍地都在此兩天守大齋。以後羅馬教會又規定星期六亦為守大齋日。

  星期三守齋,依據古老的傳說,是因為耶穌在此日被猶達斯出賣(參閱瑪26:14-16),後被逮捕,開始了祂的苦難。星期五守齋,是因為耶穌在此日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星期六守齋,是因為耶穌被埋葬在墳墓裡,宗徒們痛苦哀傷。

  在西方教會中,這種守大齋的教律,於第六至第十四世紀之間逐漸鬆弛:首先是星期三的大齋變為小齋;以後星期三的小齋取消,星期五的大齋變為小齋,星期六的守齋也消失。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只有「四季齋期」(星期三、五、六)作為古代教律遺留下的證明。時至今天,恐怕很多教友從未聽說過這個名稱(另文加以解釋)。第二次大戰後,我國教友蒙特許,每週星期五也免守小齋,每年之中也僅有兩次守大齋的機會:聖灰禮儀星期三(此日遇到春節時,也不必守),及聖週星期五。教會新法典(一二五○、一二五一)規定:常年每星期五及四旬期為做補贖日期;每星期五應守小齋,聖灰禮儀星期三及主受難日應守大齋。

       2 特別祈禱

  至於平日祈禱,逐漸由私人祈禱轉變為公共的祈禱。星期三、五兩天的聚會祈禱,依照地區與時代的不同,曾採取不同的方式。第六世紀以前,有些地方,這種聚會只有讀經、講道與祈禱,而無感恩祭;但有些地方也同時舉行感恩祭。從第六世紀開始,西方教會中,在星期三、五舉行感恩祭的習慣才逐漸普及。這兩天的彌撒都有特別的聖經選讀。自從第十世紀開始,西方教會中逐漸形成在星期六特別敬禮聖母瑪利亞的習慣。編有專用的聖母彌撒經文,首次出現在「拉特郎彌撒經書」中(十二世紀),以後又納入在碧岳第五的「羅馬彌撒經書」中。此敬禮彌撒一直保存到現在。在新的彌撒經書中有革新後的新彌撒經文。在常年期的星期六,如果沒有其他較高的慶節或紀念日,均可舉行星期六的聖母彌撒。

  從以上所述,很清楚地顯示,聖週內所發生的事件,對一週內平日禮儀的組成,有很大的影響。中世紀時,星期四也得到特別的注意,以紀念耶穌的最後晚餐、山園祈禱。因此,一年中的每一週可視為聖週的一個模糊的翻版。使我們每週都追念耶穌的救贖工程,而主日達到其最高峯。

 

以上文章摘自趙一舟神父所著《我們的慶節》,見證月刊,1992再版

 
Joomla3 Appliance - Powered by TurnKey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