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不是精英組織,而是眾人在團結與和諧中生活的家

(梵蒂岡電台訊)為什麼教會是“至公的”?教宗方濟各10月9日在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首先向廣場上的6萬名信友提出這個問題。教宗強調:統一和差異在教會內“和諧”共處。他再次勉勵信徒避免說人閒話、搬弄是非。教宗方濟各從《信經》中對教會所宣認的“至公性”,提出其背後所隱藏的三重含義。

教宗說:教會具有至公性,首先“因為祂是一個空間,是一個宣認完整的宗徒信仰的家”,而“在這個家裡,基督帶給我們的救贖恩典向眾人開放”。教宗邀請眾信徒反省自問:“進聖堂,是否就像去體育場看球賽?是否就像去電影院?不是的!進聖堂不是這樣!那麼,我如何進聖堂呢?如何接納這些使我成長、使我變為成熟基督徒的恩典呢?我是否參與團體生活?或者只是進聖堂而已,只關注自己的問題,與他人保持距離呢?教會是至公性的,首先因為祂是眾人的家,眾人都是教會的子女,眾人都生活在教會的家裡”。教宗然後談到教會至公性的第二理由,他說:因為這個家“對所有人開放,沒有偏見”,是一個“普世性”的家,“分佈世界各地”宣講福音。因此,“教會不是一個精英組織,不只涉及某些人。教會不封閉,她被派遣去接納所有人,接納全人類。祂是唯一的教會,即使在人類最小的團體中也存在。教會不僅僅局限在我們聖堂鐘樓的陰影內,祂擁抱所有宣認同一信仰的眾人和各民族。我們要感到與天主教各教會共融,與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天主教團體共融!這真是美好至極!此外,我們也要感到自己的傳教使命,無論大小團體,都要打開自己的門,走出去傳福音。因此,我們要自問:為向他人傳播會晤主耶穌的喜悅,傳播屬於教會的喜悅,我能夠做些什麼?宣講和見證信仰不是少數人的事,而是我、你以及我們每個人的事!” 教宗在解釋教會至公性的第三個理由時說:在教會的家裡,“統一和差異懂得為增添教會的富饒而聯合在一起”。這好似由不同樂器演奏的交響曲,每個樂器雖然為“和諧”作貢獻,但它們都“保持著自己獨特的音色”,而交響樂的“指揮”就是聖神。教宗最後指出:和諧與個人主義和說人閒話完全背道而馳。“如果有說人閒話的行為,就沒有和諧,只有戰爭。教會不是這樣,教會是眾人的和諧。因此,我們永遠不要說彼此的閒話,永遠不要爭吵。我們是否相互接納?是否接受各人所應有的差異?是否接受他人的不同想法呢?要知道,在同一個信仰中可以有不同想法!或者我們試圖使眾人都千遍一律呢?但是,千篇一律會殺害生命。教會生活是多樣化的,當我們試圖將千篇一律強加在眾人身上時,我們將毀壞聖神的恩典!”

消息來源

Joomla3 Appliance - Powered by TurnKey Linux